關於聽力:嬰幼兒選配

嬰幼兒在選配助聽器時的注意事項

 



孩童助聽器選配主要仰賴一系列的聽力追蹤檢測及家長與復健團隊的密切合作。這其中還包含聽力師不斷的進行裸耳及戴助聽器的聽力檢查。

在初期配戴助聽器時,建議應每二至三週追蹤聽力檢測,並依所得的聽力結果做適宜的助聽器聲音設定調整。

孩童配戴助聽器的初期,建議先以保守的音量開始設定,後再依一系列聽力追蹤檢查的結果適度的調整助聽器設定,以符其聽損所需。而為求助聽器調整能配合(或儘量接近)孩童的實際聽損程度,建議檢測的聽力師於每回的聽力圖上記錄該次檢測的可信度,以提供助聽器選配師最有效的資訊,來設定或調整助聽器。此外,由於選配師與配戴助聽器的孩童互動時間極短,單由一份聽力圖或靠家長敘述來推斷聽損程度的真實性與否更是困難,諸如此類的因素,都可能會造成孩童聽損程度的誤差判斷,嚴重時,更可能造成助聽器調整上的誤差,進而影響孩童殘存聽力或收聽效益不佳。

對於只有ABR測試結果的嬰幼兒,除非醫院執行 toneburstABR,否則只有ClickABR 結果,是很難預估個案高頻與低頻的聽力程度,而在助聽器選配設定上,更是無從設定起。若為ASSR結果,也必需將誤差值估算在內,以免助聽器聲音在一開始設定太大聲。一般而言,若僅有電生理檢測結果(ABRASSR)來進行調整助聽器的設定,最好是先以保守的聽力預估值來設定調整,之後再依後續追蹤的孩童行為聽力反應檢測結果儘速修正助聽器的調整。

在醫生及聽力師方面,建議應向家長說明助聽器於開始時保守設定的考量,讓他們瞭解為何不一開始便調很大聲,而該依後續聽檢追蹤來逐漸調整。這之後,為要能將助聽器的聲音設定的能更準確的配合孩童聽損需要,執行持續的聽力檢測追蹤及助聽器設定適時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家長常以為,只要戴了助聽器,所有聽力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卻忽略回診複檢聽力的重要性,回診追蹤聽力檢測確實有助於儘早瞭解孩童的實際聽損程度,同時也為助聽器調整提供有效的資訊。

醫院聽力師於聽檢後若認為有調整助聽器的需要,建議可直接或經由家長要求選配師調整助聽器的設定。聽力師亦可與選配師就助聽效益或聽檢結果討論助聽器之設定變更。

家長方面,應就孩童配戴助聽器時在家中對聲音的反應做持續性的觀察,並可與聽力師、選配師及其他復健團隊成員進行溝通討論,讓孩童能得到最好的聽能復健療育。持續的回診及聽力追縱,對於孩童的聽能復健是相當重要的。

聽力檢測結果,除聽力師應保留一份,選配師也應有一份影本,以做為助聽器調整之參考及日後助聽器效益的追蹤。

此外,面對高頻聽損極為嚴重殘存聽力有限的聽損孩童,在耳模做了多次還是會有回饋問題產生時,選配師可能就不得不將助聽器的高頻增益稍微調低,否則一直出現的回饋音,不單影響個案助聽器的使用效益,也對周遭的人造成困擾。

假若醫院對聽損的孩童是採團隊合作的模式,例:醫生、聽力師、語言治療師等人所組成的團隊,我們建議在團隊的討論,可讓選配師加入,因往往團隊成員比選配師更常接觸聽損孩童及其家長,能對孩童的收聽情形觀察較多,選配師若可經此獲得更多有關的訊息,將有助於瞭解助聽器調整是否適合該個案,或是否需要再調整。

嬰幼兒選配